书接上回,这些莱尔德散热垫次日就从河北送到帝都,包顺丰的就是快!
商家还特别注明了型号尺寸,虽然90000少了两个零吧……
迪兰战神Vega56,传说中的电热丝,如果控制好电压的话其实发热并没有那么恐怖。核心和HBM显存自然是上水泥7921了,用指套细心拍满整个核心,越薄越好。
散热的电感和摩斯管使用莱尔德Flex300就足够了,不是GDDR5X、6X的显存颗粒,都用不上HD90000出场的。
因为By模具的原因,电感其实0.5mm厚度就够,摩斯管部分需要2mm的厚度,那么堆叠两片1mm厚度就能保证贴合。一把美工剪刀就能轻松裁剪到合适尺寸,为了方便定位和尽量节约面积,所以分别贴在板卡和水冷头上。
不过照片上右下角摩斯管漏贴了一块散热垫,幸亏看到照片才发现。不然供电温度得奔着90度去了。
短卡果然袖珍,合体之后整体还是非常小巧精干的!虽然发黑的镀铬层是难看了点,希望不影响散热吧。
组装上机!GTX770作为主卡承担一切日常使用。水管走向和长度目前没有优化,尤其回水箱的上升那段,打算用弯头+延长管来代替。
风扇使用78元入手的5路大功率光驱位调速器控制转速,以睡觉不吵为静音标准(大概25分贝以下)。
显卡跟外置冷排之间使用的双向止水快插,18元一对公母口,5对包邮,其实还有工厂瑕疵款可以14元拿下。使用起来会有几滴漏液,需要做好吸水保护。最好的止水快插当然属coolance的合金快插,号称滴水不漏,但是水阻较大,价格可以买这种塑料止水快插10个……
冷夜使用了史上最低成本的——反渗透净水器的过滤自来水,静置过一天消除气泡的,打算对比未来更换专门的水冷液看看有何温度改善。至于担心铜铝反应,水藻微生物之类的,这套水路里没有那么多复杂的部件,铜件都有镀铬保护,氧化铝表面是足够抵御清水的侵蚀的。
之前拿另一套入门二手设备测试过过滤自来水,一个月毫无问题,依旧透明清澈。
其实期间还研究过使用1:20稀释过的切削液作为水冷液使用,而且便宜大碗,当初购买2升装才5元包邮(今年已上涨到18元了,但是依旧便宜,因为稀释后超过40升)。
切削液同样是保护金属不起铜铝原电池反应,润滑消泡阻燃绝缘,还带有淡淡的米黄色。但是唯一问题是切削液属于悬浊液,里面含有的矿物油和无机物质最后会凝聚成絮状物,堵塞微水道这些地方。如果加滤网过滤掉絮状物,溶液里的其他物质成分是否还能保住性能,这点还得花更多时间去验证,所以还是pass掉了。
水冷液的另一个相对廉价的替代方案是汽车防冻液,稀释后为粉色,和水冷液性能几乎一样,CHH上大佬有粗略验证过在水路里的可行性,至于是否会沉降,还没有人能具体拿出证明。
所以如果没有高级的净水装置,直接使用屈臣氏蒸馏水它不香吗?!
得益于22w的D5水泵5米扬程和1200升/时的流量,排泡什么的瞬间就能完成。是时候用锻炼检验下劳动成果了!
核心电压850mv的情况下降低频率到1200,HBM2显存1050mv超到1100,算力直逼Vega64的46 MH/s!而且供电温度60度出头,GPU核心在40度左右,HBM显存在60度左右,都是非常凉爽的状态!用AMD驱动面板查看功耗,也跟HWinfo结果一致,居然只有130w!这算力能耗比基本快持平优化过的3090了,Vega构架果然神奇,只要调教得当,电热丝也能变电解丝😂
端午上水的惊心动魄之旅就这么结束了,旧的不去新的不来,爆掉的1080ti还有复活的希望,Vega56上水效果也超出预期!
总得来说这头次部署分体水还算愉悦,总成本相比大牌一体水基本不相上下甚至更低,冷却效果和静音效果可是完胜一体水的。
欢迎各位还折腾得动电脑的同事朋友互相交流!那么下次折(bai)腾(jia)再见噜😄